糯稻新品種“中科粳5號”于近日獲得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發專項的資助,是唯一一項關于農作物品種工程化應用的項目,由蚌埠市科技局推薦,獲得省財政240萬(上浮20%)以及市財政1:1配套經費的支持,承擔單位是懷遠創富良種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是該項目的合作單位。該品種是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躍進研究團隊通過離子束誘變選育的,是離子束技術在農業應用領域的新成果。
糯稻是釀酒、制醋、粽子的重要原料,市場需求量大,種植經濟效益高,我省在沿淮、沿江地區形成了傳統糯稻生產集中區,但目前市場缺乏主導的生產品種。“中科粳5號”選育者劉斌美博士介紹,該品種是針對我省糯稻優勢生產區量身打造的,利用離子束創制糯性變異材料,通過聚合高產、優質以及氮高效基因培育而成,具有熟期早、抗性強、品質好、氮肥利用效率高等特點,有利于緩解糯稻優良品種匱乏的局面。目前該品種已完成安徽省區域評比試驗,產量、抗性及米質等指標均符合要求,即將獲得品種審定。項目的實施將極大推動“中科粳5號”成果的應用步伐,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的實現。
離子束誘變在作物育種上的應用,是由余增亮先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率先發展起來的,多年的育種實踐表明,離子束具有誘變效率高和突變譜寬等特點,在種質資源創制上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截止2020年6月,國內使用離子束育成的水稻、小麥、玉米等新品種100多個,為農業科技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分子育種的興起,新基因發掘顯得尤為重要,離子束誘變是推動分子育種發展的重要技術。
“中科粳5號”植株及大田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