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吳宜燦院士團隊與國家核安全局聯合開展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相關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成果在《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20年第50卷第8期上發表。
盡管我國核設施從未發生國際核與輻射事件分級表中2級及以上的運行事件,但作為目前核能發展最快國家,我國核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分析借鑒核能發達國家在核安全監管實踐中取得的經驗成績以及獲得的教訓,對保障我國核能安全、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系統地選取世界上核電凈裝機容量排名前列的美國、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家作為比較對象,研究不同國家核安全監管體制的建立及演進過程,分析我國核安全監管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分別從政策立法、監管體系、科研支持和公眾溝通方面對我國核安全監管提出建議,包括盡快出臺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頂層設計,完善我國核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核安全監管技術支持單位的獨立性,充分發揮“第三方”作用;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科研頂層設計和科研投入;加強風險認知機理性研究,建立健全公眾溝通機制以破解“鄰避效應”等。該研究可為進一步完善我國核安全監管體制提供政策建議和重要參考。
文章鏈接:https://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50/8/10.1360/SST-2019-0426?slug=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