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學物理中心分子病理研究室聶金福研究員和戴海明研究員課題組在卵巢癌靶向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系統分析了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多個成員蛋白表達與患者預后間的關系。相關成果以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s Play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on of Ovarian Cancer Outcome為題,發表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卵巢癌具有高死亡率,并且通常直到晚期才檢測到。一些研究發現基質金屬蛋白酶的高表達與癌癥侵襲、轉移和不良預后有關,然而,其他幾項研究表明,基質金屬蛋白酶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抑制癌癥而非促進。因此,不同的基質金屬蛋白酶在不同癌癥類型中的作用需要系統地重新評估。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使用從癌癥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下載轉錄組序列(RNA-seq)和相應的臨床數據,分析了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以及卵巢漿液性囊腺癌患者預后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發現,基質金屬蛋白酶-19(MMP-19)和-20(MMP-20)的高表達與不良預后相關。另外,通過體外研究,發現基質金屬蛋白酶-19(MMP-19)和-20(MMP-20)蛋白高表達的卵巢癌細胞系與抗藥性相關,敲低基質金屬蛋白酶-19(MMP-19)或-20(MMP-20)能夠增加卵巢癌細胞對幾種臨床用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同時也降低了細胞系的侵襲能力。這些結果揭示了基質金屬蛋白酶-19(MMP-19)和-20(MMP-20)表達水平與卵巢癌不良預后間相關的潛在機制。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7871-5
不同類型卵巢癌細胞株基質金屬蛋白酶-19(MMP-19)和基質金屬蛋白酶-20(MMP-20)表達量和化療藥敏感性的分析
敲低基質金屬蛋白酶-19(MMP-19)和基質金屬蛋白酶-20(MMP-20)增加細胞藥物敏感性,同時降低細胞侵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