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院智能所黃青研究員課題組在蝦青素抗電離輻射氧化應激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并揭示了相應機制。該項研究發現蝦青素在電離輻射條件下不僅可以降低細胞活性氧水平,而且還降低了DNA損傷和細胞凋亡比例,起到保護正常細胞的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上。
蝦青素是一種具有優良抗氧化性能的酮式類胡蘿卜素,在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癌、皮膚保護和水產養殖等方面具有很大潛力。但目前在細胞水平關于蝦青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在外界引起強氧化脅迫的條件下蝦青素對細胞的保護作用機制還有待研究闡明。
本研究主要圍繞蝦青素對γ射線輻射誘導的強氧化應激下的正常細胞的保護作用機制進行,科研人員以BHK-21和CHO-K1細胞為模型,以γ輻射為引起強氧化應激,研究蝦青素對細胞的保護作用并初步探討其機制。結果表明,與輻射條件下未經蝦青素處理相比,蝦青素提高了細胞在輻射條件下的細胞活力,減少了輻射引起的細胞凋亡和DNA損傷,降低了細胞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進一步研究發現,蝦青素通過激活Nrf2信號通路,上調與抗氧化相關的蛋白HO-1、p-Nrf2水平,減緩電離輻射引起的氧化應激。因此,這項研究不僅提供了蝦青素非凡的抗氧化性能的證據,而且還可能擴大其在輻射防護領域的應用。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橫向課題等資金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07/s10499-023-01105-8
蝦青素的抗氧化特性及對細胞的輻射保護作用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