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承擔的“科學與中國”西部行項目在貴州貴陽4所中小學開展,活動涵蓋5場前沿科普報告、3類科學實驗課程,累計惠及3700余學生。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固體所副研究員唐祥虎以《認識我們這個世界的大與小》為主題,用自己拍攝的顯微照片帶著貴師附小和烏當樂灣實小的學生開啟了科學探索之旅。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副研究員王輝輝博士的《如何點亮人造太陽》報告從核聚變原理講到東方超環(EAST)的科技突破,引發陣陣掌聲。
合肥現代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團隊帶來沉浸式科學實驗課。胡金麗碩士通過"荷葉效應"實驗,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的親水與疏水現象;孫靜茹碩士則以《泡泡的形狀》為主題,和學生們一起探索不同形狀下的泡泡及其表面張力,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
“科學與中國”科普活動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發起,由中國科學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旨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科學與中國"西部行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合肥物質院承辦,得到了貴州省地質博物館研學中心的支持。
活動現場
唐祥虎作報告
王輝輝作報告
科學實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