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合肥物質院老科協在科學島舉辦了2024年第一期學術沙龍活動,主題為“黑臭水體生態修復的研究與實踐”。合肥物質院黨委副書記鄒士平,智能所黨委書記吳麗芳,科研規劃處、人事處、離退休黨委負責人,物質院老科協會員,安光所、等離子體所、固體所、智能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代表等四十余人參加了沙龍。中國科學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趙震聲、安徽省政府參事江海河、省生態環境廳土壤處處長胡峰、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與規劃所所長吳楠、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總工李堃、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高工謝三桃等相關專家和機構負責人應邀到會指導和研討。物質院老科協副會長張毅主持沙龍,鄒士平、吳麗芳分別致辭。
物質院老科協會員余增亮研究員作了《退化水體離生態修復有多遠》的沙龍主旨報告。他從全球水資源現狀入手,闡述了水生態恢復的必要性和新技術開發的迫切性。報告分析了水生態系統退化的根源,提出了以“清水”為切入點,提高水體透明度,促進沉水植被形成,撬動生態系統自組織功能的技術路線,并依托雷克公司實現了北京、上海、山東、安徽、云南和海南等省市三十余個7萬~100萬平方米水域以太陽能為主要驅動力的生態恢復。
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敬東受邀作題為《基于底泥洗脫的污染水體生態修復案例簡析》沙龍邀請報告。他介紹了底泥洗脫技術原理,通過展示北京涼水河、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多個工程案例,證明了這些方法在生態修復、提升水質方面的顯著效果。并希望聯合各方力量,開展對三河三湖水環境進行更深層次的頂級研究,推動國內水體生態修復走向更高水平。他還提議通過“一帶一路”拓展底泥洗脫生態修復技術的海外應用,為全球提供污染水體生態恢復的中國方案。
在沙龍研討階段,與會者高度評價了關于報告中典型的工程實踐案例分析,并圍繞黑臭水體生態修復的核心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余增亮研究員回顧了底泥洗脫技術從創建發展到實際應用的心路歷程和體會。安徽省政府參事江海河參事指出基于自然自凈能力的創新技術,不僅能夠改善水體環境,還將為未來的水生態修復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其他與座專家就底泥洗脫技術的具體工程、科學機理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為底泥洗脫對生態修復的積極作用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和方向,表達了各方加強合作、共同守護青山綠水的信心。
趙震聲副理事長作了總結發言,祝賀本次沙龍活動的成功舉辦,希望通過老科協每年的學術沙龍與高端沙龍活動的開展,促進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的智庫優勢作用,吸引更多青年學者加入探討,發揮“傳幫帶”作用,以科技創新的代代傳承接力為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貢獻力量。
沙龍活動現場
余增亮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吳敬東作邀請報告
沙龍研討交流
中國科學院老科協副理事長趙震聲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