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至23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固體所組織全體黨員赴延安開展“弘揚偉大延安精神 深化黨紀學習教育”現場教學活動,通過參觀紅色舊址、聆聽革命故事、緬懷革命先烈等形式,促進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同時深化對黨史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其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革命精神。
中共延安市委黨校副教授陳芳以窯洞里面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為題,重點回顧了黨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這也是毛澤東思想逐步走向豐富和成熟的關鍵時期。正是在延安的窯洞里,中國共產黨人自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立起第一座光輝的里程碑,照亮了中國革命前進的道路。延安時期,黨中央始終把紀律建設、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黨性教育,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執行鐵的紀律,凈化了隊伍,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維護和鞏固了黨的團結統一。
在延安大學校史館,黨員們走進中國共產黨高等教育孕育、發展、壯大與成熟的歷史長廊,感受延安大學“立身為公?學以致用”的精神傳承;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全面系統地了解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陜北領導全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在棗園和王家坪革命舊址,實地參觀毛主席等領導人居住過的窯洞,領略他們堅貞不屈、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學習黨的紀檢監察工作歷史,感受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在巍巍寶塔山下,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重憶入黨初心,堅定對黨忠誠的信念和勇擔使命的斗志。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鄉。6月22日,黨員們踏著總書記的足跡走進梁家河,參觀了梁家河村史館、知青大院、總書記當年住過的三孔土窯洞等,通過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真切感受到總書記當年扎根農村,與梁家河群眾相濡以沫、苦干實干、銳意進取的奮斗歷程和為民情懷。梁家河的7年艱苦歲月,是總書記踐行延安精神的生動寫照,是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歷史源頭。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全體黨員對延安革命的歷史和延安精神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中國共產黨如何從艱苦磨難中實現中國革命最終勝利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家紛紛表示,要切實把延安精神轉化為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的內生動力,增強責任擔當,立足本職崗位,為扎實推進固體所科研事業邁上新臺階而努力奮斗。
重溫入黨誓詞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