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中科院合肥物質院舉辦第十九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今年活動的主題為“遇見科學,預見未來”,兩萬余名公眾匯聚科學島,探索科技之美,感受科學魅力。
本次活動是合肥物質院自疫情以來首次大規模向公眾開放重點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同時推出科學實驗、專題展覽科普、啟蒙教育親子活動等科學體驗活動,旨在展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弘揚科學精神,營造科學氛圍,厚植科學文化,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
活動期間,科學島開放了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聚變堆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及微結構分析實驗室、癌變機理與精準診療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其中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均創下新的世界紀錄,成為此次開放日公眾關注的熱點。
除開放實驗室外,此次公眾科學日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推出了激光晶體及衛星模型展覽、衛星載荷展覽、“見微知著”微結構攝影等展覽。公眾科學日期間也推出各種腦洞大開的奇妙實驗、互動式科學體驗項目和科普啟蒙教育活動等,直達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親子家庭,帶來了一場豐富的“科學大餐”。
100余名科研工作者、300余名志愿者參與本屆公眾科學日活動,為公眾現場講解科學知識,用實際行動助力科普工作。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