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聚變合作成果亮相中法科技合作成果展
作者:國合處
來源: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訪法期間,中法科技合作成果展于當地時間5月6日至7日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辦。合肥物質院與法國在核聚變領域的科技合作成果,以“‘東西’聚變,點亮未來”為主題,作為代表性成果亮相此次展覽。
合肥物質院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在核聚變能源領域開展了長達40年深入合作,先后成立了聚變聯合實驗室和中法聚變聯合中心。合作創始人阿蘭·貝庫雷,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副總干事、CEA磁約束聚變研究所前所長被授予中國科技國際合作獎、法國國家榮譽勛章、安徽省黃山友誼獎,并與合肥物質院宋云濤副院長在中國出版合著書籍《聚變能源》。雙方在中國EAST和法國WEST聚變裝置上開展聯合實驗,創造了等離子體運行時長的世界紀錄,成功研制了高功率、長脈沖、主動冷卻離子回旋加熱天線和聚變堆內部關鍵部件,發明了新型多關節遙操作維護機械臂,并攜手在非洲主辦一年一度的等離子體暑期學校。
此次成果展由中國科技部與法國高等教育與研究部共同主辦,系統回顧了中法建交以來、尤其是1978年中法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簽署后的合作歷程,著重展示了雙方在人員交流、平臺建設等重點合作機制的發展成效以及在航空航天、基礎研究、農業食品、能源環境、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成果,同時展望了中法科技合作的美好前景。
“‘東西’聚變,點亮未來”
——合肥物質院與法國在核聚變領域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