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所科研人員參加第26屆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國際大會
作者: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來源:近日,第26屆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國際大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 in Controlled Fusion Devices,PSI)在法國馬賽成功舉辦。本屆大會由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以及艾克斯-馬賽大學(xué)聯(lián)合承辦,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近500名專家學(xué)者。陳俊凌研究員、胡建生研究員率中國科學(xué)院合肥物質(zhì)院等離子體所21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盛會。
PSI大會是核聚變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領(lǐng)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大會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為全球核聚變等離子體物理、核聚變材料技術(shù)等領(lǐng)域的科研人員提供學(xué)術(shù)交流的平臺,解決未來核聚變裝置中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面臨的挑戰(zhàn)。本屆大會共計有綜述報告5個、邀請報告23個、口頭報告30個、海報400余個,并在會議之前舉辦了4場專題講座,會議期間舉辦了PSI大會50周年紀念活動。等離子體所在本次大會共展示了1個綜述報告、3個邀請報告、2個口頭報告、14個海報和1個專題回顧報告。
恰逢PSI大會50周年,主辦方邀請了5位往屆PSI專業(yè)委員會主席出席紀念活動,李建剛院士應(yīng)邀遠程參加,他作為第17屆PSI專業(yè)委員會主席回顧了1998-2006年期間歷屆PSI會議取得的重要成果。本次會議中,胡建生研究員作綜述報告,丁銳研究員、左桂忠研究員、徐國梁副研究員作邀請報告,丁芳副研究員、李克棟博士作口頭報告,分別圍繞液態(tài)金屬在聚變裝置中應(yīng)用,中性粒子對第一壁材料腐蝕、EAST上硼化壁處理實驗進展、鎢雜質(zhì)邊界輸運與屏蔽物理機制、偏濾器脫靶運行機制及其對芯部等離子體影響等熱點問題,發(fā)表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王亮研究員作為PSI國際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主持了1個分會。陳俊凌研究員、朱大煥研究員、鄢容研究員等現(xiàn)場展示了海報。
等離子體所科研人員展示的系列報告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guān)注,充分展示了等離子體所近兩年在核聚變PSI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提高了國際影響力。會議間隙,等離子體所科研人員還與國際同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進一步拓展了國際合作。
等離子體所科研人員作大會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