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離子束中心工業微生物課題組在維生素K2對神經細胞線粒體功能修復方面研究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營養化學品期刊Nutrients上。
6-羥基多巴胺(6-OHDA)是一種導致多巴胺神經元變性的神經毒劑,可導致線粒體損傷和神經細胞死亡,常用于帕金森等神經退行疾病的發病機理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K2可調節線粒體膜電位、緩解氧化應激,進而修復線粒體功能障礙,抑制由6-OHDA引起的神經細胞損傷。團隊通過利用維生素K2調節蛋白MFN1/2和DRP1的表達,維持線粒體分裂/融合的平衡;通過PINK1/Parkin信號通路招募自噬分子p62和LC3促進線粒體自噬;通過調節蛋白PGC-1α、NRF1和TFAM的表達促進線粒體生成,從而維持了線粒體融合、分裂、自噬和生成的正常運行。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K2通過對神經細胞的損傷修復,可能在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防治中發揮作用。
唐恒芳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王鵬副研究員和鄭之明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安徽省重點研發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www.mdpi.com/2072-6643/14/7/1504
維生素K2在6-OHDA誘導的SH-SY5Y細胞毒性中的保護作用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