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半導體特性的HH化合物(化學式為XYZ)由于優異的電子性質、穩定性等特點,作為良好的熱電材料備受關注。其電子性質主要得益于高能帶簡并度(Nv),尤其是價帶通常位于布里淵區的多個高對稱點(NvL=4, NvW=6),因而p型能帶簡并的調控得到廣泛研究。導帶通常只位于X點(NvX=3),一般認為很難進行n型能帶簡并,所以目前關于n型能帶簡并的研究較少。
為此,張永勝研究員課題組從軌道貢獻的角度出發,通過研究69種HH化合物的軌道相圖發現,雖然HH的導帶底大多位于X點,但具有軌道多樣性(圖1):一類導帶底主要來源于X原子的d軌道(能量EX2),另一類由Y元素的d軌道貢獻(能量EX3),EX2和EX3的能量很接近時可視為能帶簡并(NbX=6)。此外,分析發現EX2和EX3的能量差與X和Y原子的價電子數差以及電負性差成線性關系(圖2),可以通過混合EX2和EX3能量差相反的體系實現導帶簡并。基于此,研究人員選擇了VCoSn (EX2-EX3=0.3 eV)和TaCoSn (EX2-EX3=-0.36 eV)進行混合,當混合比例為0.5時,兩類X點發生簡并,成功驗證了軌道相圖的結果。該研究工作表明通過分析軌道貢獻可以為調控能帶簡并、優化和設計高效 Half-Heusler 熱電材料提供新思路。
以上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