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黃青研究員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基于核酸適配體-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的新型生物傳感器,可以實現對細胞釋放的外泌體中炎癥標志物(miR-122)的檢測。研究結果發表在應用生物研究領域的重要期刊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上。
課題組研究人員制備了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適配體功能化的磁性納米粒子和金納米粒子陣列,根據所獲得的拉曼信號變化,可在5fM-1nM動態范圍內定量測定細胞外泌體中的miR-122,最低檢測限可達8fM。這種檢測方法中,miR-122分子被修飾了適配體DNA分子的磁性納米粒子和金納米粒子所捕獲,形成磁性納米顆粒、miR-122和金納米粒子的 "三明治 "復合物,通過外磁場提取出來后進行測量,可以得到很強的SERS信號。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小鼠血清中提取的外泌體,檢測輻射損傷和藥物誘導的肝臟感染病例中的miR-122,證明了這種SERS生物傳感器的實用性。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政府資助外國留學生基金的支持。
文章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bm.1c00845
檢測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