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楊武林研究員課題組、戴海明研究員課題組在腫瘤分子標志物領域取得新進展,發現一個可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敏感性的基因標簽。目前該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
最新全球癌癥數據顯示,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種。乳腺癌是一種生物學特征高度異質性的惡性腫瘤。預測乳腺癌的治療敏感性,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避免過度治療,是乳腺癌精準治療的基礎。課題組構建了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敏感性相關的25個基因構成的基因標簽。通過計算預測評分,可以準確地預測乳腺癌患者對紫杉醇和蒽環新輔助化療的反應,甄別患者是否從化療中獲益,從而指導化療方案的選擇,避免過度治療,降低醫療成本。
該基因標簽同時在不同數據平臺和不同乳腺癌亞型上表現出良好的預測能力和泛化能力,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潛力。基于基因功能富集顯示,這組基因標簽主要由免疫調節基因所構成,表明腫瘤組織的免疫微環境在化療療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安醫二附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單位的支持,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醫學物理重點實驗室基金等課題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1.704655/full
模型構建及其對新輔助化療的預測能力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