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吳麗芳研究員課題組在小麥穗發芽防控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利用經過修飾的天然納米材料為主要原料制備出一種抗小麥穗發芽防護劑,該防護劑不含有化學農藥成分。相關成果已被美國化學會綠色化學領域核心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接收發表。
小麥收獲期,若遇陰雨或潮濕的環境,會出現穗發芽。穗發芽引起的產量損失大約在6-10%,嚴重年份甚至顆粒無收。穗發芽的發生也會嚴重降低小麥的加工品質和種用價值,從而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小麥是我國的主糧,穗發芽嚴重威脅了我國糧食安全。目前生產上主要通過選育抗穗發芽品種來應對這一問題,而通常經濟價值高的白麥品種對穗發芽的抗性低,市場上還沒有針對穗發芽高效穩定的化學防控產品,該研究成果為穗發芽防控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課題組制備了多種納米防控藥劑,并對篩選出的藥劑OAA進行了離體和田間試驗,研究發現OAA能有效抑制種子萌發階段水分的吸收、種子萌發相關酶的活性,同時維持穗發芽抗性基因較高水平的表達。在大規模田間試驗中,發現該藥劑對不同生態區的多個品種的小麥穗發芽防控均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該技術具有施用方便、環境友好等優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對提高小麥品質和減少化學農藥的環境釋放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基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十三五重點計劃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suschemeng.1c00733
技術原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