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霉素是畜牧養殖領域最常見的一種四環素類抗生素。由于長期的濫用和無序排放,致使大量土霉素被檢測出殘留在水、土壤等介質中。環境中的土霉素雖然濃度低(ng/L-μg/L),但是生物穩定性強,常規技術手段無法實現有效去除,長期的遷移轉化會存在未知的生態危害。
類芬頓氧化是一種簡單高效的高級氧化技術,是當前水污染深度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類芬頓體系產生的活性氧物種如羥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4·-)具有強的氧化還原電位,能夠實現對有機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乃至礦化。但由于實際水樣中存在無機鹽離子和天然有機物的干擾,使得·OH和SO4·-的氧化容量受到削弱,造成過氧化物使用量的增加,成本提高。近年來人們發現,1O2作為一種親電子的非自由基,對環境基質表現出優異的抗干擾性,能夠實現對含富電子基團有機污染物的選擇性去除。然而在大多數類芬頓反應中1O2的產率低,貢獻小。
研究人員設計并制備了一種空心無定形的鈷碳化物(Co/C)催化劑,其表面分布大量含氧官能團,如羰基和羥基。通過優化鈷和碳的比例得到Co/C-3材料,實現了在中性pH條件下活化H2O2對20ppm土霉素的最優降解。該催化降解體系展現了出色的重復性、穩定性及抗干擾能力。淬滅實驗和EPR結果證實,由·O2-轉化而來的1O2是主要的氧化物質,且體系中沒有·OH出現。此外,研究人員還借助函數計算和毒理性分析對土霉素的降解途徑、中間體和生態風險進行了探索。
博士研究生洪沛東為論文第一作者。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及中科大超算中心等項目和單位的支持。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1.12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