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黃青研究員課題組在石墨烯基納米酶的制備及應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課題組成功制備石墨烯基納米酶,制備方法簡便而綠色,并驗證其可用于檢測血清中的L-半胱氨酸。相關研究成果已被國際期刊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接收發表。
納米酶是用人工納米材料代替天然酶,即所謂的具有天然酶模擬活性的納米材料。與天然酶相比,納米酶具有制造成本低、易于批量生產、對惡劣環境的耐受性高、環境穩定性強等優點。由于這些突出的優勢,納米酶已被廣泛用于免疫分析、癌癥診斷和治療、生物傳感器等許多領域。另一方面,由于石墨烯基材料的非凡性能,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已被廣泛應用,包括制備具有優良過氧化物酶特性的納米酶。通常,石墨烯基材料可以使用各種還原劑來獲得,其中許多還原劑是危險有毒的化學物質,且獲得的石墨烯基材料容易發生聚集而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因此,尋找其他合成方法來生產高質量的石墨烯基材料,包括使用綠色天然產物,這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黃青研究員課題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以靈芝提取物多糖作為還原劑和穩定劑,在溫和水熱條件下制備得到了靈芝多糖還原修飾的石墨烯基材料。靈芝多糖中含有的多糖種類比較豐富,具有許多優異的生化性質。他們研究了該石墨烯基納米酶的穩態動力學和催化過程,并基于該材料構建了一種L-半胱氨酸的比色傳感器,確實顯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
通過一系列表征技術,課題組證明靈芝多糖能充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并且靈芝多糖的存在可使石墨烯基材料在水中的穩定性和分散性更好。基于該石墨烯基材料優異的過氧化物模擬酶活性,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用于檢測L-半胱氨酸的簡便快速的比色分析方法,并在血清中進行了實用的檢測分析,對檢測半胱氨酸的特異性和相關機理進行了研究討論,表明了其潛在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16-021-03352-1。
圖1. 石墨烯基納米酶的制備及其檢測L-半胱氨酸示意圖
圖2. a-b: L-半胱氨酸的測定;c-d:半胱氨酸的特異性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