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醫學物理技術中心醫用光譜質譜研究團隊針對離子遷移譜檢測冰毒時,環境中的尼古丁和冰毒發生譜峰重疊導致誤報的問題,發展了一種離子遷移譜摻雜檢測新技術,排除了尼古丁對冰毒檢測的干擾,建立了在尼古丁存在條件下檢測冰毒的新方法,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冰毒具有很強的興奮作用,長期吸食會傷害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功能,是全球濫用最多的毒品之一。離子遷移譜具有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和攜帶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毒品的現場快速檢測。然而,根據早期的研究報道,使用離子遷移譜檢測冰毒時,環境中的尼古丁和冰毒的主要成分甲基丙苯胺的譜峰會相互重疊,導致無法準確識別冰毒而產生誤報。
基于此,研究人員利用自主開發的無放射性離子遷移譜儀,引入摻雜劑吡啶來改變遷移管中的反應離子,發展了一種離子遷移譜吡啶摻雜檢測新技術,成功實現了冰毒和干擾物尼古丁信號的有效分離和準確識別。該研究有望為冰毒現場檢測提供一種有效而實用的技術手段,對保護人體健康,打擊冰毒制造、運輸和濫用等違法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章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16-021-0337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