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用戶張蕾研究員課題組在手性磁孤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針對層狀手性磁孤子材料MnNb3S6和YbNi3Al9,研究人員利用強磁場中心的ESR等設備對其手性磁孤子的微波響應和臨界行為進行了研究,相關成果分別以“Microwave response of the chiral helimagnetic MnNb3S6”和“Critical phenomenon of the layered chiral helimagnetic YbNi3Al9”為題發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New Journal of Physics上。
手性磁孤子(Chiral Magnetic Soliton)是一種自旋按螺旋方式排列形成的“孤子狀”的“準粒子”磁構型,表現為扭結狀的拓撲磁結構。手性磁孤子是自旋、軌道、晶格等多種自由度之間競爭和耦合的結果,其形成條件苛刻,一般形成于具有層狀結構的單軸非中心對稱晶體中,目前僅在MnNb3S6和YbNi3Al9等少數體系中發現。在這類材料中會產生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而DM相互作用會和鐵磁交換相互作用之間產生競爭,從而形成螺旋形的自旋基態。在一定的溫度下,通過施加合適的磁場就可以形成手性磁孤子態。同時,可以通過磁場、壓力、微波、電流等手段對其進行調控,在自旋電子器件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由于手性磁孤子材料對微波具有特定的響應,研究人員利用SHMFF所屬ESR等手段,對MnNb3S6的微波響應行為和機制進行了研究,揭示了手性磁孤子對微波的各向異性響應行為。此外,對另外一種手性磁孤子材料YbNi3Al9的臨界行為研究發現其各向異性的自旋耦合作用,并建立了H-T相圖。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強磁場聯合基金、中科院高端用戶基金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