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激光中心方曉東研究員、孟鋼研究員團隊在p型銅鐵礦氣體傳感器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基于CuAlO2表面可逆硫化-氧化反應的超高靈敏、高選擇性H2S氣體傳感器》為題,發表于國際知名傳感器類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雜志上。
開發基于氧化物半導體的超微型氣體傳感器,實現室內外大氣污染物分子的快速識別檢測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傳統的氧化物半導體因具有廣譜響應而難以走向實用。安光所團隊主要從傳感材料(表面)設計與氣體分子特征提取兩方面入手,致力于具有識別檢測功能氧化物傳感器的開發。
p型銅鐵礦(ABO2)是一類重要的功能氧化物,豐富的A、B位離子選擇為調控氣體分子與其電荷交換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度,有利于高選擇性氣體傳感器的設計。此前,該課題組鄧贊紅副研究員已經在p型銅鐵礦氣體傳感器上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開發了可在室溫工作、對氨氣有高靈敏、高選擇響應的AgAlO2和CuScO2傳感器,相關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和Inorganic Chemistry雜志上。在此基礎上,課題組童彬博士采用簡單的溶膠-凝膠制備工藝探索出一種新型CuAlO2硫化氫(H2S)氣體傳感器。
H2S是一種急性劇毒氣體,吸入少量高濃度(~500ppm)H2S可于短時間內中毒身亡,長時間暴露低濃度(~5-20ppm)H2S對眼、呼吸系統及中樞神經都有損傷。我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 2.1-2007)規定工作場所H2S職業接觸限值(OELs)為10ppm。該課題組開發的CuAlO2型傳感器在160°C的工作溫度下,對10ppm H2S的電學響應達到4600,對100ppm NH3、NO2和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分子的響應小于2,表明優異的選擇性。此外,CuAlO2傳感器還具有快速響應特性,一旦環境中H2S的濃度高于4ppm,傳感器電阻在約1分鐘內增加3個數量級,可及時發出警報。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際合作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18.09.18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inorgchem.9b01120
https://doi.org/10.1016/j.snb.2020.128027
在160℃下CuAlO2傳感器對10 ppm H2S的(a)選擇性和(b)可重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