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在乏燃料運輸安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開展了基于風險指標體系的乏燃料道路運輸量化安全評估方法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核能領域期刊Annals of Nuclear Energy上。
乏燃料又稱輻照核燃料,是經受過輻射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站所需外運的乏燃料總數將超過3000組,約為“十二五”期間的5倍多,運輸需求急劇增加。乏燃料具有放射性,一旦泄露將對道路、生態、人員等產生輻射危害。當前乏燃料道路運輸安全評估研究主要聚焦于輻射屏蔽、事故后果評價等方面,缺乏運輸風險量化評估方法研究,難以為運輸路線的選擇提供科學支撐。
針對乏燃料道路運輸的特點以及對量化安全評估的迫切需求,核安全所研究人員結合事故情景分析與運輸系統分析,構建了集人員、車輛、道路、環境、監管于一體的乏燃料運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耦合層次分析法與最近鄰評價法的安全評價模型,對乏燃料道路運輸各級風險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實現了從整體角度評價乏燃料運輸安全等級,并提供優化的運輸路線方案。審稿專家對該研究給予了較高評價,認為“乏燃料運輸安全評估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文章提出的方法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45491830700X?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