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學物理中心分子病理研究室在腫瘤精準診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發展了傳統組織學形態結合新型免疫標志物相結合的新技術方法,實現了食管罕見惡性腫瘤-食管腺樣囊性癌的精準診斷,研究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
食管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罕見食管惡性腫瘤,容易被誤診為其它食管惡性腫瘤。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收治了一名從外院不能明確病理分型的轉診患者,科研人員通過對其組織病理病理特征進行了全面的研究,組織學檢查顯示病變組織呈管狀、篩狀、實型三種典型結構。免疫組化分析顯示,肌上皮細胞標志物CD10和p63標記細胞位于管狀和篩狀模式的外層,而腺細胞標志物CK7和CK8陽性細胞則聚集在內層。隨著病變組織形態由管狀、篩狀向實性發展,CK7、ck8標記的內細胞逐漸消失,而p63陽性細胞擴散至整個腫瘤腫塊,同時伴隨上皮向間質轉化標記物波形蛋白染色增強。這些新的免疫組織化學特征結合經典的組織學模式,將可以給予食管腺樣囊性癌精確診斷并提供靶向治療靶標。
文章鏈接:http://ijcem.com/files/ijcem0076146.pdf
組織學檢查結果
免疫組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