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倪國華研究員課題組聯合安徽醫科大學副教授王棟在大氣壓冷等離子體(CAP)治療特異性皮炎領域取得新的進展。目前該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
特異性皮炎(AD)是一種具有慢性、瘙癢性、炎癥性特點的皮膚病,終生患病率高達20%,其臨床表現為局部皮膚的紅斑,丘疹,丘皰疹,劇烈瘙癢等,外用激素類藥物是其主要治療手段,雖有很好的療效,但副作用也非常明顯,在提高治療有效性的同時,減少甚至避免副作用,仍是臨床面臨的一個挑戰。
研究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等離子體設備,將CAP引入AD小鼠病灶處,結果顯示,CAP能夠減輕二硝基氟苯(DNFB)所引起的皮膚炎癥,主要表現為CAP治療后AD小鼠病灶處皮膚紅斑、丘疹明顯減少,因炎癥所引起異常的皮層增厚得到改善,紊亂的炎癥指標得到恢復;同時,針對治療機制的研究發現,CAP誘導了缺氧誘導因子-1(HIF-1)在細胞內的表達增加,并與中腦星形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MANF)基因的啟動子區域結合,增強了MANF的轉錄表達(圖1),通過與NF-κB/p65的關鍵亞基相互作用抑制炎癥。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了HIF-1參與調節MANF的轉錄水平表達,并以HIF-1/MANF軸治療AD。基于上述小鼠試驗研究結果,展現出CAP在治療AD方面具有非常好的醫學應用前景(圖2)。
等離子體所博士研究生孫濤和安徽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張心茹、博士研究生侯超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等離子體所倪國華研究員和安徽醫科大學王棟副教授、馮利杰教授,等離子體所是第一完成單位。上述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和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2.941219
圖1. CAP處理后HIF-1與MANF在胞內的表達
圖2. ACP治療AD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