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院健康所劉青松藥學團隊基于藥物重定位策略,發現了AKT抑制劑曲西立濱具有靶向STAT5進而抑制FLT3-ITD陽性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AML)并克服耐藥的作用。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MedComm。
FLT3-ITD+AM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約占25%,其主要發病機制是由于FLT3激酶基因發生了ITD突變進而導致白血病細胞的異常增殖。雖然目前針對FLT3激酶已開發出多款靶向藥物,然而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會產生復發耐藥等問題,因此開發新型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該研究中,科研人員采用老藥新用的研究策略,通過高通量篩選的方法,發現AKT激酶抑制劑曲西立濱具有選擇性抑制FLT3-ITD+AML細胞增殖的作用,而其它AKT激酶抑制劑卻沒有類似的效果。有研究報道,核轉錄因子STAT5是FLT3-ITD介導的信號通路的關鍵下游蛋白,其過度活化是臨床上常見的引起FLT3-ITD突變細胞耐藥的主要原因,對FLT3-ITD+AML的發生發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科研人員通過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以及組學研究手段發現,曲西立濱通過結合STAT5影響了STAT5的二聚并阻斷其核轉錄功能,從而抑制了FLT3介導的信號通路,發揮有效的抗FLT3-ITD+AML細胞增殖作用。在體外細胞模型以及小鼠動物模型上的進一步研究表明,曲西立濱具有克服腫瘤細胞耐藥的效果。綜上,本研究為曲西立濱應用于FLT3-ITD+AML的治療提供了理論和實驗依據,并為克服FLT3-ITD+AML耐藥提供了新的策略。
該項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促會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02/mco2.294
曲西立濱的體內抗腫瘤藥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