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設計研制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世界首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裝置EAST,中文名為“東方超環”。EAST由實驗“Experimental”、先進“Advanced”、超導“Superconducting”、托卡馬克“Tokamak”四個單詞首字母拼寫而成,即“先進實驗超導托卡馬克”,同時具有“東方”的含意。
EAST是國家“九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EAST輔助加熱系統是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EAST于1998年立項,2000年正式獲批開工建設,2006年建成并開啟實驗運行;EAST輔助加熱系統于2008年立項,2011年正式獲批開工建設,2015年建成并投入實驗運行。EAST的建成和運行受到國際核聚變領域的高度贊譽,國際頂尖期刊《自然》和《科學》分別給予高度評價:“這是世界聚變能開發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中國創造了聚變歷史”。
EAST裝置同時具有“超高溫”“超低溫”“超大電流”“超強磁場”“超高真空”等極限條件,擁有68項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實現了零下269度與1億度冰火兩重天的系統集成,其成功建設和運行是我國核聚變研究的里程碑式突破。
EAST裝置獨有的非圓截面、全超導及主動冷卻內部結構三大特性,可以對磁約束核聚變相關的前沿物理問題開展實驗研究和工程驗證,為未來穩態、安全、高效的聚變堆提供物理和工程技術基礎。EAST裝置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具備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類似條件,最有能力在粒子平衡時間尺度上實現長脈沖高性能運行,并挑戰與ITER接近的超過10MW/m2的靶板熱負荷的實驗裝置。
EAST裝置自2006年運行以來,已經10余次創造等離子體運行的世界紀錄,在前沿物理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創性突破,獲得2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次國家科技十大進展新聞。
作為國際磁約束核聚變領域最前沿的托卡馬克,EAST裝置在高參數下開展穩態實驗研究的特長和能力以及取得的特色物理成果,推動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方面走在國際前列,為我國建造聚變堆及推進商業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和技術基礎,為人類核聚變研究做出中國貢獻。
詳情請訪問:http://east.ipp.ac.cn/